• 首頁 >> 法規文件 >> 規范性文件
    規范性文件
    索引號 GJXFJ-0000-2019-00008 發布機構 國家信訪局
    名稱 國家信訪局所屬企業工資總額管理暫行辦法
    生效日期 2019-01-01 文號 國信辦發〔2019〕16號
    廢止日期 分類 規范性文件
    效力 有效

    國家信訪局所屬企業工資總額管理暫行辦法

    國家信訪局門戶網站 www.bingo-movie.com 日期: 2019-11-20 來源: 國家信訪局

    字體: 【打印本稿】 【關閉】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建立健全與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與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鉤的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國發〔2018〕16號)等相關政策規定,結合本部門所屬企業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國家信訪局作為主管部門履行工資分配監管職責的局屬企業。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工資總額,是指由局屬企業在一個會計年度內直接支付給與本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第四條 局屬企業工資總額管理堅持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改革方向,堅持效益導向和維護公平相統一,堅持市場決定和政府監管相結合,堅持分類分級管理的基本原則。

    第二章 工資總額決定機制

    第五條 局屬企業工資總額預算原則上以主管部門審核清算的符合規定的上年度工資總額為基礎編制,在同期經濟效益增長幅度范圍內,與經濟效益綜合考核總體結果聯動。

    第六條 局屬企業每年度按照國家工資收入分配宏觀政策要求,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和薪酬策略、年度生產經營目標和經濟效益情況,綜合考慮勞動生產率和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率、職工工資水平市場對標等情況,結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的工資指導線,合理確定年度工資總額。

    第七條 局屬企業經濟效益指利潤總額,利潤總額占100%。因政策性因素或通過變賣企業資產等取得的非經常性收益,在核定經濟效益增減幅度時應予以扣除。

    第八條 主管部門根據局屬企業實際情況和發展戰略,以利潤總額和營業總收入作為經濟效益考核指標,規范開展經濟效益評價考核??己四繕酥稻C合考慮宏觀經濟形勢、企業所處行業發展周期、企業實際經營狀況等,結合過去三年完成值確定??己四繕嗽O置應當對標先進,具有挑戰性,原則上不低于過去三年平均值。經濟效益考核計分按如下表1確定:

    表1:經濟效益考核指標計分表

    注:年度經濟效益指標達到目標值,即得該項指標基本分。。超出或低于目標值的一定幅度,在調節分極值范圍內增減考核得分,加分和減分以極值為限。年度經濟效益考核最終得分不超過100分。

    綜合考核滿分為100分。依據綜合考核得分劃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根據綜合考核得分,評定等級:90分(含)以上為優秀,90分(不含)至70分(含)為良好,70分(不含)至60分(含)為合格,60分(不含)以下為不合格。

    第九條 工資總額增長應保持平穩,避免劇烈波動,工資總額增減幅度原則上在不超過10%的范圍內確定。局屬企業預算工資總額按以下公式計算:

    局屬企業年度工資總額=工資總額基數×(1+經濟效益增減幅度×綜合考核系數×市場對標調節系數)

    其中:

    經濟效益增減幅度(E)=年度預算利潤總額增減×100%

    年度預算利潤總額增減=(年度預算利潤總額-—上年實際利潤總額)/上年實際利潤總額絕對值

    綜合考核系數依據局屬企業綜合考核等級確定,具體如下表2:

    表2:綜合考核系數(P)確定表

    市場對標調節系數=α×β×γ

    其中,α、β、γ分別指勞動生產率調節系數、人工成本投入產出調節系數、職工工資水平調節系數,其確定方法如下:

    α為勞動生產率調節系數,根椐表3確定:

    表3:勞動生產率調節系數(α)確定表

    β為人工成本投入產出調節系數,根據表4確定:

    表4:人工成本投入產出調節系數(β)確定表

    γ為職工工資水平調節系數,,根據表5確定:

    表5:職工工資水平調節系數(γ)確定表

    第十條 局屬企業未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當年工資總額不得增長,或適度下降;出現嚴重政治導向錯誤的,工資總額應下降。其中,國有資產減值幅度超過10%的,當年工資總額降幅原則不低于5%。

    第十一條 主業處于非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局屬企業,上年職工平均工資達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規定的調控水平及以上的,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幅度不得超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規定的工資増長調控目標。

    第十二條 局屬企業按照工資與效益聯動機制確定工資總額,原則上增人不增工資總額、減人不減工資總額。但發生兼并重組、新設或劃出企業(機構)等情況的,可參照局屬企業上年度符合規定的平均工資水平合理增加或減少工資總額。

    第三章 工資總額管理方式

    第十三條 主管部門對局屬企業工資總額預算實行核準制管理。

    第十四條 局屬企業工資總額預算一般按年度進行管理。

    第四章 工資預算管理職責與決策程序

    第十五條 局屬企業應根據國家收入分配政策和本辦法有關規定,自主編制本企業工資總額預算方案,按規定履行內部決策程序,報局辦公室、人事司、機關服務中心共同審簽核準并經局領導審批同意后執行。

    第十六條 工資總額預算管理的內部決策程序自下而上為局屬企業人事和財務部門、局屬企業總經理辦公會。

    第十七條 局屬企業人事部門和財務部門主要履行下列職責:

    (一)擬定局屬企業年度工資總額預算方案;

    (二)組織落實總經理辦公會關于職工收入分配管理的有關決定和日常管理工作;

    (三)組織實施工資總額預算方案執行,開展工資總額預算執行情況的內部清算評價。

    第十八條 局屬企業總經理辦公會主要履行下列職責:

    (一)根據主管部門的政策規定,審議并決定局屬企業年度工資總額預算方案,并報經主管部門核準后組織實施;

    (二)審議并決定年度工資總額預算執行情況和企業內部清算評價結果;

    (三)審議并決定其他關于局屬企業職工收入分配管理的事項。

    第十九條 主管部門主要履行下列職責:

    (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制定局屬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

    (二)核準局屬企業年度工資總額預算方案,對局屬企業工資總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清算評價;

    (三)依據有關政策規定,按年度對局屬企業實施綜合考核;

    (四)對違反收入分配政策的行為提出懲處意見;;

    (五)其他應該由主管部門履行的職責。

    第五章 工資總額管理程序

    第二十條 局屬企業工資總額預算方案應于當年3月底前報主管部門。預算方案申報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根據局屬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及薪酬策略確定的本年度經營計劃實施目標;

    (二)局屬企業本年度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勞動生產率情況預測;

    (三)局屬企業本年度工資總額與效益的具體聯動測算辦法;

    (四)局屬企業上年度工資總額預算執行情況、本年度工資總額預算增減及職工工資水平變動情況;

    (五)局屬企業上年度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率、行業對標結果、年度人工成本項目構成及增減計劃;

    (六)相關報表數據等。

    第二十一條 局屬企業應嚴格執行經核準的工資總額預算方案,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預算編制基礎發生重大變化并對當期經濟效益指標完成造成重大影響的,局屬企業可申請對工資總額預算進行調整:市場環境或企業任務目標發生重大變化引起企業效益明顯波動的;企業發生分立、合并等重大資產重組行為等重大影響因素。局屬企業工資總額預算調整方案履行內部決策程序后,于當年11月報主管部門核準。

    第二十二條 局屬企業應于次年4月份向主管部門提交上年度工資總額預算執行情況報告,主管部門依據經審計的財務決算數據和經濟效益完成情況,對企業工資總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清算評價,于20個工作日內出具清算評價意見。

    第六章 企業內部分配管理

    第二十三條 局屬企業在經核準的工資總額預算內,依法依規自主決定內部工資分配,建立健全突出主業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內部工資總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職工薪酬市場對標體系,構建以崗位價值為基礎、以績效貢獻為依據的薪酬管理制度,堅持按崗定薪、崗變薪變,合理確定各類人員薪酬水平,逐步提高關鍵崗位薪酬的市場競爭力。內部分配向關鍵崗位以及緊缺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傾斜。開展全員績效考核,合理拉開工資分配差距,使職工工資收入與工作業績和實際貢獻緊密掛鉤、切實做到能增能減。

    第二十四條 嚴格規范工資列支渠道。局屬企業應調整優化工資收入結構,逐步實現職工收入工資化、工資貨幣化、發放透明化。嚴格清理規范工資外收入,局屬企業應將所有工資性收入一律納入工資總額管理,不得在工資總額以外以其他形式列支任何工資性支出。

    第二十五條 規范職工福利保障管理,嚴格執行國家關于基本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福利費用等相關規定,不得超標準列支。對職工福利標準國家無明確規定的,局屬企業應參照所在地物價水平、市場價格、職工收入情況等從嚴確定,一般不超過市場平均水平。經濟效益下降或虧損的,福利性項目不得增加、水平不得增長;出現連續虧損的,應縮減福利性項目。

    第七章 工資總額監督檢查

    第二十六條 主管部門履行局屬企業工資分配監管職責,審核局屬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負責做好局屬企業工資總額預算方案的核準工作,加強對局屬企業工資總額預算執行情況的動態監控和執行結果的清算,并按年度將局屬企業工資總額預算執行情況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第二十七條 建立健全局屬企業工資分配信息公開制度,主管部門、局屬企業每年9月底將上年度企業工資總額和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等相關信息在主管部門和企業官方網站上向社會披露,接受社會公眾監督。

    第二十八條 局屬企業不得違反規定超提、超發工資總額,出現超提超發行為的,應當清退并且進行相關賬務處理,主管部門相應核減局屬企業下一年度工資總額基數。

    第二十九條 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對局屬企業工資總額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査,并配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做好工資內外收入監督檢查工作。對于履行主體責任不到位、工資增長與兩個效益嚴重不匹配、內部收入分配明顯不合理的企業,對其工資總額預算從嚴調控。對違規發放工資、濫發工資外收入等行為,視情況對企業采取警示、通報批評等處罰措施,并根據有關規定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理。

    對超發工資或違規列支工資的,除按超發額(違規列支額)在下年度工資總額預算中扣回外,扣減企業負責人績效工資。具體扣減辦法為:超發額(違規列支額)在可發放工資額10%以內的,扣罰績效工資的10%;超發額(違規列支額)超過可發工資額10%(含)以上的,按超發比例扣罰績效年薪。國家另有規定的,按有關規定處理。

    第三十條 主管部門、局屬企業相關工作人員在企業工資分配管理工作中,存在違反規定越權決策、審核把關不嚴、疏于管理等,以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違法違紀行為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追究相應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三十一條 局屬企業應當健全完善內部監督機制,內部收入分配制度、中長期激勵計劃及實施方案等關系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分配事項應當履行必要的決策程序和民主程序。強化民主監督、健全內部審計監督機制,局屬企業要將薪酬福利管理作為財務管理和年度審計的重要內容。

    第八章 附 則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及相關實施細則由國家信訪局辦公室、人事司、機關服務中心負責解釋。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自2019年1月1日起實施。原局屬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按本辦法執行。

    附件下載:

    國家信訪局所屬企業工資總額管理暫行辦法.pdf

    Produced By CMS 網站群內容管理系統 publishdate:2020/09/17 11:25:58
    经典无码国产精品下载-影视无码免费少妇-免费永久看黄在线观看-自拍三级欧美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