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恒溫的液體溫度規模不一樣,可分為
低溫恒溫槽(一般是-40℃~100℃)、超級恒溫槽(一般是室溫~300℃)。又因為100℃以上的液體介質不能用水而用油,一般又稱為油槽。
1.
低溫恒溫槽中水的溫度、加熱電壓是不是有特殊要求?為何?
答:槽中水的溫度應與室溫相差不宜過大,以削減對環境的散熱速度;加熱電壓也不能太小和太大。不然會使得散熱速度過大、加熱速度也過大且加熱慣性大,使得控溫時靈敏度下降。加熱電壓太小時,會使得系統的溫度偏低時刻相對較長,或達不到所設定的溫度。
2.要使得某個系統能夠維持在高于室溫的恒溫狀況,大致有幾種辦法?
答:
(1)系統—環境之間靜態的理想jue熱;
(2)系統—環境之間動態的近似jue熱;當系統會接連、穩定地向環境散熱時,環境經過別的的方法向系統接連、穩定地傳遞簡直等量的熱量;
3.
低溫恒溫槽的控溫原理?
答:它經過電子繼電器對加熱器主動調理,當恒溫槽因熱量向外分散等因素使系統溫度低于設定值時,繼電器迫使加熱器作業,到系統再次到達設定的溫度時,又主動停止加熱。經過拌和器使熱量均勻。恒溫控制器在控溫的同時,精確地反應了被控溫部位的溫度值。
4.如何進步低溫恒溫槽靈敏度?
答:
(1)恒溫介質:介質流動性好,熱容大,則靈敏度高。
(2)定溫計:其熱容小,與恒溫介質的接觸面大,水銀與鉑絲和毛細管壁間的粘附作小,靈敏度高。
(3)加熱器:加熱功率越小靈敏度越高。
(4)拌和器:拌和速度須足夠大,使恒溫介質各部分溫度能盡量共同。
(5)部件方位:加熱器放在拌和器鄰近,使熱量敏捷傳到各部份。定溫計要放在加熱器鄰近,低溫恒溫槽中測定溫度的溫度計應放在被研討系統的鄰近。